成都旅行社-成都中国青年旅行社提供黑龙江旅游,黑龙江旅游报价....更多请来电咨询:028-66000882 66000884
连环湖景区旅游指南提供大庆连环湖景区景点介绍,连环湖景区门票价格,连环湖景区旅游...
漠河旅游指南提供大兴安岭漠河景点介绍,漠河门票价格,漠河旅游线路,漠河住宿、美食...
华天乌吉密滑雪场旅游指南提供哈尔滨华天乌吉密滑雪场景点介绍,华天乌吉密滑雪场门票...
八女群雕旅游指南提供牡丹江八女群雕景点介绍,八女群雕门票价格,八女群雕旅游线路,...
莫斯科大剧院旅游指南提供哈尔滨莫斯科大剧院景点介绍,莫斯科大剧院门票价格,莫斯科...
大庆儿童公园旅游指南提供大庆大庆儿童公园景点介绍,大庆儿童公园门票价格,大庆儿童...
【黑龙江概况】
黑龙江位于中国版图的最北端,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份,这里以前被称做“北大荒”,而如今,已有了沧海桑田的变化。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连绵起伏的大、小兴安岭;有沃野千里的松嫩平原;有气势磅礴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水域;有风景秀丽的镜泊湖、五大连池;还有绿草如茵的天然牧场,这些无不勾勒出一幅幅绚丽的画卷。
在这片4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绵延2800多公里的水界和200多公里的陆界中俄边界线。纵贯西部的大兴安岭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西南部与吉林省相互依傍。黑龙江省是北魏和辽、金、清朝的发祥地。
多少年来,满、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少数民族生活在这片北疆领域。原始、粗犷、神奇,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壮美的黑龙江风情。
冬季前往黑龙江,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众多的冰雪娱乐场所,游人可以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滑冰、滑雪、冬泳、冰帆等冰雪项目。
有关黑龙江,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江里盘踞着一条白龙,经常兴风作浪,使江水泛滥,田野荒芜,使得东北人烟稀少。当时有户人家生下了一个带黑龙尾的孩子,认定他是怪物,就赶走了孩子。在江边,孩子遇上了一个孤独的老人,便与他同住。渐渐的,孩子长大了,知道江边有白龙作怪的事,主动要求去降伏白龙,经过几个昼夜的苦战,终于战胜了白龙,人们为了感谢黑龙尾的孩子,便将这条江叫做黑龙江。
简称:黑
位置: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份,与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省接壤,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界。
气候:黑龙江省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的东岸,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春秋 两季气候多变。年平均气温1℃,年温差高达38-48℃。
面积:45.39万平方公里。
人口:3700万
民族:汉、满、朝鲜、回、蒙、达斡尔、锡伯、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等民族。
省会:哈尔滨
区划:下辖大兴安岭地区、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鹤岗市、双鸭山市、鸡西市、大庆市、伊春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七台河市、黑河市、绥化市等1个地区,12个地级市、46个县、19个县级市、1个自治县。
【旅游资源】
景点介绍
1、 松花江是黑龙江的最大支流,东北地区的大动脉,本身也有两条主要支流。其一为源于白头山天池的第二松花江,另一为源于大兴安岭的嫩江,两条支流在黑龙江省肇源县汇合始称松花江,折向东北流至同江县注入黑龙江。全长一千八百四十公里,流域面积54万平方公里。
松花江流域范围内山岭重叠,满布原始森林,蓄积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山脉上的木材,总计十亿立方公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森林区。矿产蕴藏量亦极丰富,除主要的煤外,还有金、铜、铁等。松花江流域土地肥沃,盛产大豆、玉米、高粱、小麦。此外,亚麻、棉花、菸草、苹果和甜菜亦品质优良。松花江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大淡水鱼场,每年供应的鲤、卿、鳇、哲罗鱼等,达四千万公斤以上。
冬季的松花江气候严寒,有时会降至摄氏零下三十度,结冰期长达五个月。但是在丰满水电厂这一段从不结冰,据说是因为通过发电厂流入江里的水温甚高所致。这一段夹带暖流的江面,不断冒起团团蒸汽,凝结在岸边的柳丝、松叶上,形成一簇簇、一串串晶莹似玉的冰花,十里长堤顿时成了玲珑剔透、玉树银枝的世界。这就是闻名全国的“树挂”奇景。
2、黑龙江由南源额尔古纳河与北源石勒喀河汇合而成,黑龙江的源头洛古河江段长200多公里,最深12米,最浅1米,沿江两岸风光宁静秀丽。洛古河又是黑龙江源头第一村的村名,现有农家36户,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
3、 漠河县位于祖国最北端,因其夏至时节手工艺白昼最长可达19个小时,又被称做“不夜城”。
漠河县北极村前依滚滚黑龙江,依傍连绵大山,木刻楞房舍排列井然。这里一年四季国内外游人络绎不绝,尤其是每年夏至前后,漠河县举办“夏至节”,游人更是摩肩接踵,流连忘返,因为们不仅可以游览“北陲哨兵”、“神州极碑”、“野生罂粟园”、“最北一家”等诸多景点,还可度过那神奇的“白昼”之夜,有幸者会目睹北极光那光耀天地、溢彩流金的神奇景象。
据史料记载,1889年,清政府曾在北设驿站采金,传说所采黄金被慈禧太后用来跟洋人换胭脂,“胭脂沟”因此而得名。游人到此访古探幽之余,可用原始的筛金具,亲身体验昔日手工淘金的乐趣,并一睹现代化采金船作业的宏伟场面。
在黑龙江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区,有一个边陲小镇——漠河镇,位居中国的最北端,素有“中国的北极村”之称。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神奇的天文景观——北极光。所以,漠河镇又被称为“不夜城”。
漠河地处北纬53°的中俄界江黑龙江南岸,常年寒冷如冬,夏季只有半个月左右,最高温度也不过20℃,夜里只有10℃左右,而且昼长夜短,白昼可达19小时以上。夏夜,如果你幸运的话,还可在北极村看到北极光横空出世的风采。这是我国唯一能欣赏光耀天地、奇异瑰丽的“北极光”的地方。冬季的“北极村”
一派茫茫雪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飞驰的马拉雪橇,别具情趣,无不令旅游者流连。 漠河以西82公里的洛古河村,就是中国第三大河——黑龙江的源头了。在那里,游人既能探访东北母亲河源头;还可沿着一条古代的“黄金之路”,寻觅那些艰苦而顽强的淘金者的闪光足迹。
冰雪旅游资源:黑龙江省大部分区域处于中温带,山区冬季雪量大,雪期长(120天左右),雪质好,适于滑雪旅游。滑雪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大区域:哈尔滨市、伊春市、牡丹江市和大兴安岭地区。冰灯和冰雪游乐主要集中在哈尔滨市、牡丹江市、齐齐哈尔市等大中城市。
避暑旅游资源:黑龙江省夏季凉爽,众多的江河湖泊和浩瀚的林区是避暑的好去处。
湿地旅游资源:黑龙江省有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庆市当奈湿地及大庆市龙凤湿地。都是旅游观光避暑的好去处。
边境旅游资源: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接壤有3000余公里的边境线,其中界江2300公里;有25个开放口岸,其中17个已经成为15岸,绥芬河市、黑河市、东宁县、抚远县的边境出入境游客量排在前4位。
历史遗迹和民俗风情旅游资源:黑龙江省保留着人类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存,如昂昂溪遗址和新开流遗址、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金代上京会宁府遗址。以农耕为主的满族、朝鲜族,以捕鱼为生的赫哲族,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族和以牧业为主的蒙古族、达斡尔族,这些民族保留着北方少数民族所特有的民俗风情,成为黑龙江省重要的民俗旅游资源。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黑龙江省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9个,即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庆市、伊春市、阿城区、绥芬河市、虎林市、铁力市。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黑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2处。
自然保护区:黑龙江省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l5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5处。风景名胜区与森林公园:黑龙江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有34处,其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处,即五大连池、镜泊湖;省级风景名胜区32处,即太阳岛、明月岛、晨星岛、兴凯湖、莲花湖、二龙山、桃山等。全省有96处森林公园,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54处、省级42处。著名的森林公园有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哈尔滨国家森林公园、宁安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牡丹江国家森林公园等。
历史文化名城与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黑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6 处,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处,哈尔滨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国家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有代表世界多种建筑风格的建筑物近百处,素有“东方小巴黎 ”、“东方莫斯科”之称;省级历史文化名城5处,其中齐齐哈尔市、宁安市、依兰县、阿城区、呼兰区等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东北烈士纪念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虎林要塞陈列馆、爱辉历史陈列馆、大庆铁人纪念馆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质公园:黑龙江省地质公园15个,其中世界地质公园l个、国家级地质公园5个(五大连池既是世界地质公园,也是国家级地质公园)、省级地质公园9个。
【黑龙江当地特色】
扎龙自然保护区
闻名遐迩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座落在齐齐哈尔市区东南27公里处,面积21平方公里。这里沼泽绵延,湖泡遍布,方圆数百里的芦苇荡,水草繁茂,鱼虾丰厚,水禽、鸟类嬉戏其间,繁衍颇盛。时至今日,原始自然生态保护如初,有水禽天然乐园之称。据不完全统计,扎龙自然保护区栖息着230多种禽鸟,其中尤以珍禽丹顶鹤闻名于世。因此,1985年6月齐齐哈尔市被中国鹤类联合保护委员会命名为“鹤乡之城”。
世界上有十五种鹤,在这里就可以看到六种,并且有四种在此定居。其中繁殖最多的就是闻名中外的丹顶鹤。 丹顶鹤,又称仙鹤,每年三月由南方归来,四月中旬产卵孵化,十月初再到南方越冬。丹顶鹤形态优美,宛如亭亭玉立的少女,头戴鲜红的小帽,身着洁白的羽衣,黑色纱裙,温文尔雅。有时会象骄傲的公主悠闲踱步,有时又会单腿独立,一翼抵地,另翼直指太空,恰似跳起人间芭蕾,舞姿婀娜,令人陶醉。因此齐齐哈尔市人民定她为市鸟。 保护区自成立以来,科研人员把增加鹤的种类和数量作为一项重要课题现已驯养11种鹤,丹顶鹤驯养数达100只以上。除了丹顶鹤,这里还栖息着白鹤、黑鹤、大天鹅、小天鹅、大鸨、大白鹭、白琵鹭,鸿雁、鸳鸯、灰雁等多种稀有珍禽。鸥类、鸭类、鹭类也是保护区的优势种类。
每当暮春仲夏,芦苇青青,在清澈的水面上,飘浮着水浮莲、菱角等水生植物,四周草地翠绿,野花飘香,游人徜佯在这北国的水乡泽国中,欣赏着野生珍禽自由遨游,一种真正回归大自然的感觉会油然而生。扎龙自然保护区西部边缘地带还划辟了中国第一个专业观鸟区——“扎龙湖观鸟旅游区”。“扎龙湖观鸟旅游区”南北长8公里,东西宽9公里,面积1550公顷,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0.7%。已正式接待观鸟和湿地考察的国外专家和游客。
鹤倚城为生,城以鹤而荣。为宣传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把每年的8月1日(建城纪念日)定为观鹤节。这是集经贸、旅游、文化、艺术、体育大成的大型国际性商旅文化节庆。从1992年至今,齐齐哈尔共举办了七届观鹤节。
交通:可在齐齐哈尔第一百货商场乘公共汽车前往,每天早中晚各一班,车程一小时,往返车票10元。旅游旺季火车站有专列直达(电话:0452-2405058)。保护区范围大,不可能遍游,只须在区管理局四周一游,即可一窥全貌。
开放时间:8:00—16:00
门票:20元
漠河
在黑龙江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区,有一个边陲小镇——漠河镇,位居中国的最北端,素有“中国的北极村”之称。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神奇的天文景观——北极光。所以,漠河镇又被称为“不夜城”。
漠河地处北纬53°的中俄界江黑龙江南岸,常年寒冷如冬,夏季只有半个月左右,最高温度也不过20oC,夜里只有10oC左右,而且昼长夜短,白昼可达19小时以上。夏夜,有幸时在北极村还可以看到北极光那横空出世,光彩超然的风采。这是我国唯一能欣赏那光耀天地、奇异瑰丽的“北极光”的地方。冬季的“北极村”一派茫茫雪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飞驰的马拉雪橇,别具情趣,令旅游者无不流连忘返。
漠河以西82公里的洛古河村,就是中国第三大河——黑龙江的源头了。在这里,你既能探访东北母亲河源头,尽发追古思今之幽情;还可以沿着一条古代的“黄金之路”,寻觅那些艰苦而顽强的淘金者的闪光足迹。
交通:去漠河路途遥远,一共有两趟主要的列车前往漠河,一是哈尔滨东站始发的途经哈尔滨站、大庆、齐齐哈尔、加格达奇等地,终点站漠河县(西林吉站)的N41次列车,全程21小时;二是齐齐哈尔始发的终点站为古莲站的6245次列车,中途停靠漠河(西林吉站),齐齐哈尔到漠河县约20小时21分。在漠河县城西林吉镇有班车直达北极村,9:30和15:30各一班,票价15元/人;也可包车前往北极村,100~250元/天,单程1.5小时左右。
哈尔滨——漠河(N41次)
哈尔滨东站(21:22始发)——哈尔滨站(21:37到,21:55发)——齐齐哈尔(01:06到,01:25发)——漠河县(终点站18:19)
加格达奇——漠河(6245次)
加格达奇(22:27发车)——漠河县(08:46到站,08:59发车)——古莲(终点站09:20)
漠河——哈尔滨(N42次)
漠河县(19:20始发)——齐齐哈尔(10:28到,10:51发)——哈尔滨站(14:20到站)——哈尔滨东站(终点站14:58)
漠河——加格达奇(6246次)
古莲(10:37始发)——漠河县(10:59到,11:06发)——加格达奇(终点站21:16)
漠河——北极村
从漠河县城西林吉镇乘班车1.5小时即到中国最北端的漠河乡(现已更名为北极乡)北极村(每天只有二班车)9:30和15:30各一班,票价15元/人;如包车游漠河,100~250元/天,当天即可来回。
住宿:漠河县委招待所(西林吉镇),普通四人房一个床位30~40元左右。
特别提示:漠河是全国最冷的地方,冬季温度常在零下30~40oC,极端最低温度曾达到零下52.3oC。冬季去漠河建议穿暖棉内衣、皮衣、老棉裤、帽子要过耳,两层手套,三层袜子,鞋子要穿比原来大2、3码的,这些衣物务必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大城市事先买好。钢笔不能用(墨水冻住不能写),相机也不太好用,还要注意相机的保暖。
兴凯湖
兴凯湖位于中俄边境,是古代火山爆发后,因地势陷落积水而行成。“兴凯”是满语,意思是水从高处流向低陷的地方。整个湖略呈椭圆形,面积四千三百八十平方公里,湖面海拔六十九公尺,最深处达十公尺,共有九条河流注入,湖水从东北方溢出,最后流入乌苏里江。湖之北面有小兴凯湖,全在中国境内,面积一百四十平方公里。两湖间有约宽一公里之沙坝,水涨时则相连为一。
兴凯湖景色优美,风景秀丽;春夏之际,烟波浩淼,碧水蓝天,浑然一体;湖边的半圆曲线上,点缀着高山、平野、农舍,风光旖旎,泛舟湖上,使人有身在图画中之感。秋冬来临,冰封雪结,辽阔的湖面,银光闪闪,皎洁晶莹,仿如一个玲珑剔透的琉璃世界。
在唐代,兴凯湖被称为湄沱湖,以盛产“湄沱之鲫”驰誉。兴凯湖一带,水道纵横交错,是东北地区的一个渔业中心,出产的淡水鱼有数十种之多,除“湄沱之鲫”最负盛名外,鲳鱼、鲟鱼和鲑鱼亦属品质优良的特产。
交通:从哈尔滨坐火车到密山转乘开往兴凯湖的汽车,东行91公里即到。
冰河上的渔猎民族
完达山脉延伸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合的地方。这里,丰厚的山林、水产资源,滋养着一个只有四千人口,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顽强跋涉,并创造出独具北方渔猎文化特点的赫哲族。
赫哲族聚居在黑龙江省的同江市八岔、街津口民族乡,饶河县四排民族乡及佳木斯市郊的敖奇村。沿松花江入黑龙江再转向乌苏里江,一路既可领略北国的山水风光,又可尽情探寻和体会赫哲族人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赫哲”意为“下游”或“东方”。表明该民族在黑龙江下游,祖国东部边陲土著的史实。他们世代居住在三江沿岸的赫哲渔民,几乎一年四季都以水为伴,以渔为生。赫哲族渔民在艰苦的渔业生产条件下,练就了高超的生产技术和技巧。驾船跟踪,飞叉捕鱼,妙趣横生。堪称赫哲族传统捕鱼技巧之一绝。
雪域与森林
每当冬季来临,整个黑龙江大地上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一得天独厚的天然胜景在国内其它省市是难得一见的。所以一年一度的黑龙江省滑雪节和哈尔滨市冰雪节期间来黑龙江旅游便成了海内外游人的最佳选择。
哈尔滨的冰雪节在在每年的十二月份到翌年的一月份,一般正好赶在元宵节前后举行。这时,立春已过,华南大地已春意盎然。但在北国的哈尔滨依然是寒风凛冽,雪花飞舞,原野上一片银妆素裹,正是举行冰灯游园活动和进行冰雕比赛的好季节。
黑龙江省的另一大地方特色是森林。
山峦起伏,森林茂盛的大、小兴安岭,总面积达3亿亩,仿佛一双巨大的臂膀环抱着黑龙江省这片富饶的土地。
在大小兴安岭地区繁衍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林中生长着许多的珍贵树种,如兴安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冷杉、红松、白桦林等。
在大小兴安岭中,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有东北虎、驼鹿、樟熊、猞猁、野猪、水獭等珍奇兽类50多种,有飞龙、细嘴松鸡、等野禽200多种,有满山红、刺五加、山参、五味子等草本药材200多种,鹿茸、熊胆、麝香等更是不可多得的名贵药材。
多彩的民俗民风
黑龙江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现有少数民族46个,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文化风骨,其中尤以赫哲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锡伯族和柯尔克孜族特点淳厚,他们的节庆活动、渔牧耕种和手工服饰等鲜明独特的民族特征都为这块富饶美丽的黑土地增添了夺目的光彩。
质朴的猎人--鄂伦春族
鄂伦春--意为“住在山岭上的人们”或“追逐麋鹿的人们”
居住特点--搭拆方便的简易房屋“仙人柱”
服饰特征--狍皮、鹿皮服装
特色工艺--狍皮手套
民族音乐--赞达仁、圈舞
民族节庆--篝火节
民族信仰--萨满教
冰河上的渔猎民族--赫哲族
赫哲--意为“下游”或“东方”
服饰特征--鱼皮衣、鱼皮靴;鱼骨、鱼刺饰物
特色工艺--鱼骨、鱼刺饰物
民族特色--三套车(狗拉爬犁)、鲜美的生鱼片
民族节庆--乌日贡节
民族信仰--萨满教
勤劳的耕耘者--达斡尔族
达斡尔--意为“耕耘者”
服饰特征--狍子皮帽、长袍、皮裤和绣有精美图案的坎肩
居住特点--“介”字形草房、弯子炕
特色舞蹈--罕伯舞
民族节庆--阿聂节、黑灰节
民族信仰--萨满教
射箭之乡--锡伯族
锡伯--意为“带钩”
服饰特征--长袍;绣有花鸟、蝴蝶图案的夹袍和坎肩
特色工艺--儿童的虎头鞋和虎头帽、古式响箭
特色食品--发面饼(发拉哈额分)、全羊席
民族节庆--抹黑节、杜因拜专扎坤节
民族信仰--崇拜猎神、渔神、天地神和希林妈妈
豪放的草原牧人--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意为“四十个姑娘”、“四十个部落”或“草原人”
服饰特征--白色羊毡帽;男子圆领衬衫配宽脚裤、高筒靴;女子对襟上衣配皮长裙
居住特点--红柳、毛毡制圆形毡房
特色工艺--驼皮制品(驼皮碗、驼皮壶、驼皮桶)、壁挂
民族音乐--英雄史诗《玛纳斯》
民族节庆--古尔邦节、肉孜节(开斋节)、叼羊比赛
民族信仰--伊斯兰教
山林中的驯鹿者--鄂温克族
鄂温克--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服饰特征--狍皮、鹿皮、羔皮、水獭皮或猞猁皮等兽皮、兽毛制成狩猎服装
特色工艺--精致的桦皮、蘑菇制品以及刺绣、雕刻、剪纸等手工艺品
民族音乐--民歌《敖包相会》
民族节庆--米阔鲁节、奥米那楞会、敖包会
民族信仰--崇敬火神、崇拜天鹅(斡日切)
东北秧歌
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跷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秧歌旋律流畅,节奏欢快简洁,其红红火火的场面、丰富的舞蹈语汇、情趣盎然的姿态和灵动活泼的表演风格,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东北秧歌有悠久的历史,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到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
今天的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秧歌的特色。
每逢重大节日,人们就会自发地组织秧歌表演和比赛。秧歌队的服装色彩丰富艳丽,多以戏剧服装为主。从装束上即可判断人物角色,有《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白蛇传》中的白娘子、许仙,还有包拯、陈世美、秦香莲等,纷纷伴着锣、鼓、镲、唢呐奏出的热烈而欢快、谐趣而颠浪的曲调轻快上路。各种舞蹈中尤以踩高跷、舞龙、舞狮、跑旱船最为著名,这些舞蹈生动活泼,技巧高,造型美,深受群众喜爱。
冰雪饮食文化
黑龙江的冬天是寒冷的,但寒冷的自然条件却极大地丰富了这里的冰雪食品,黑龙江的冰雪食品如油而不腻,清爽可口,晶莹剔透,营养丰富,独特的口味中蕴涵着北国冰雪洁白自然、刚劲漂洒的文化特质,是北方冰雪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冰果。有冻梨、冻柿子、冻苹果、冻海棠等,品种很多。冻果中味道最美的要属冻梨。冻梨外表黝黑,硬如铁蛋,一咬一道白印。吃冻梨要先把它放入凉水中暖,刚入水的梨还会在表皮上结一层厚厚的冰,但用不多时即可融化变软。化好的梨一咬一口水,酸甜津凉,吃后顿时感到身心为之一爽。特别酒后能吃上个冰梨,既解酒,又助消化。东北地区早在辽代的契丹人(公元907-1125年)就有食冻梨的习惯。据庞文英《文晶杂录》记载,契丹人将已冻硬的梨“取冷水浸良久,冰皆外结,已而敲去,梨已融释。”
冰点。冬吃冰点是黑龙江人特有的偏好,走在街上,不时会看到头裹棉帽,身穿皮大衣,戴着棉手套,手持冰棍大快朵颐的人们,其神态之悠然,胃口之大,无不令人咋舌。
冻饺子。春节前,家家都要通宵包很多饺子,放在室外冻起来。冻实的饺子,当当作响,互不粘连,把它们用大面袋装好,随吃随煮,百吃不厌。由于黑龙江家家都有一个室外的天然“大冰箱”,这样,一次辛苦,就可免除每日操劳做饭之苦。
冻豆腐。豆腐是东北冬季的主要副食品之一,将整板的鲜嫩豆腐,送到户外冻上即可。冻豆腐不同于鲜豆腐,内部呈蜂窝状,口味独特,与肉、鸡或各种蔬菜一起烧制,易于吸收汤的味道和营养,吃起来松软有滋昧,如南方的烤夫一样。
冰雪建筑文化
黑龙江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干燥,冬季平均气温零下15℃到零下30℃,在这样寒冷的环境中生存恐怕是其他地区的人们所难以想象的,在长期的适应和改造生存环境的过程中,从竭尽全力开山凿洞抵御严寒到随心所欲利用冰雪资源制作冰灯、雪雕,东北人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征服自然的过程,并随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冰雪建筑文化。
东北的冰雪建筑是起始于地下的。东北的古代民族为了在寒风凛冽的冰天雪地中生存,“常为穴居,以深为贵。”用九节梯子下到洞穴之中,在洞中生一火盆,周围铺着树枝、柴草或皮张来抵御风寒。但由于地下采光和通风条件差,人们开始利用木材和一些毛草,从深地下走到浅地下乃至地面,赫哲族早期居住的“地窖”、“马架子”就是此类过渡性住所。直到辽代女真族开始,东北人的祖先们才正式从穴居转变为在地面上建筑房屋居住,并辅以火炉、火墙、火炕等取暖设备。
时至今日,东北的建筑及相应的设施对人们防寒取暖依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房顶--为迅速清除积雪而采用尖顶斜坡屋顶。但随着建筑材料的更新和建筑技术的改进,现在已少见这种建筑,只有哈尔滨市中央大街的一些尖顶建筑还保留着这些特征。
墙壁--东北建筑的墙壁厚度一般在50厘米以上,充分起到了防寒保暖的作用。哈尔滨建筑大学在西大直街上的主楼建筑(哈尔滨工业大学旧址),墙壁最厚的地方可达2.5米,且多为石料。该建筑不仅冬天保暖效果好,夏天也十分的凉爽。
窗户--多采用双层玻璃窗,由于密封好,还抽了真空,这种窗户在保温的同时也保证了室内充足的采光。
暖气--东北楼房一般采用烧煤集中供热,室温可达20℃到25℃左右。和我国南方冬季室内外温差不大正相反,东北冬季的室内外温差可达30℃到50℃!
谈到冰雪建筑文化时,不能不谈谈“火炕”。我国自古就有“南人习床,北人尚炕”的习俗。炕是北方人的“暖床”。尽管现在北方城市的楼房几乎已没有火炕,但很多北方农家仍然安卧火炕,“老婆孩子热炕头儿”仍是东北农村淳朴民风的象征。
东北二人转
二人转亦称“蹦蹦”, 产生并盛行于东北三省(黑、吉、辽),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是一种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生动活泼的走唱类曲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它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它的唱腔高亢火爆,土香土色,乡音悦耳。二人转真实反映了东北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风俗习惯,长期以来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在民间中流传着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见二人转的影响之深。
随着长期以来各地文化交流的增加,二人转的内涵也在不断充实和扩展,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吸取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同时把其他演唱形式的一些曲牌、民间小唱、近年流行的通俗唱法和电声乐器等都揉进二人转中,逐渐演变成现在的一门综合曲艺形式,因此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二人转的不断发展完善充分体现了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和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
二人转的演出基本上是由一女(上装)、一男(下装)两个演员,有说有唱,分包赶角,叙述和表演故事情节,以“千军万马,就是咱俩”为突出特点。伴奏乐器以板胡、二胡、唢呐(喇叭)、电子琴为主。表演讲究“唱、说、扮、舞”,说的是庄稼话,唱的是庄稼调儿,插科打诨,机智灵活,扮演人物以形写神,以假代真,讲究“二人演一角,人分神不分”,“一人演多角,人不分神分”。 二人转的舞蹈更是别具一格,肩功、腰功、步法都很有特色,尤其腕子功,包括平腕、翻腕、甩腕、压腕、绕腕、抖腕等多种,不一而足,令人称奇。演员施展的手绢花、扇花、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等绝活儿更是技艺高超,独步艺苑。正是“唱的好听,舞的优美,逗的风趣,扮的逼真,绝活精湛”,五功综合,雅俗共赏。
【黑龙江最佳旅游时间】
黑龙江省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全省从南向北,依温度指标可分为中温带和寒温带;从东向西,依干燥度指标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
其主要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春秋两季气候多变。年平均降水量589.6毫米。年平均气温1.3°C,年温差高达38-48°C。
春季(3~5月)易发生春旱和大风,气温回升快而且变化无常,升温或降温一次可达10°C左右。平均季降水量50-80毫米,仅占全年的15%左右。
夏季(6~8月)炎热湿润多雨。7月份平均气温19-20°C,最高气温达38°C。平均降水量200~400毫米,占全年的60%-70%。由于降水集中,间有暴雨,易发生洪涝灾害,因此,夏季需防洪、防涝。
秋季(9~11月)降雨减少,平均50-100毫米。昼夜温差变幅较大。平均气温9月份一般为10°C,10月份北部地区已到0°C,南部地区2-4°C。秋季易出现霜冻。
冬季(12~翌年2月)漫长而寒冷干燥,雪覆大地。1月平均气温零下15°C-零下30°C,最低气温曾达零下52.3°C。季降水量只有11-20毫米,占年降水量的5%左右,冬季应防大风和雷暴。